如今,使用短信的人越来越少,但是短信中的各种营销、推广信息越来越多,令人不堪其扰。更让人不解的是,此类短信像“狗皮膏药”般想退都退不掉。有人一口气退订40多条短信,但只有一条显示成功。(据6月17日《北京青年报》)

垃圾短信是怎么来的,这个其实已经没有什么科普的意义了,无非是个人信息泄露,被短信营销公司“拉了人头”;或是网上冲浪时中了一些平台、软件的套路,无意中订阅了,自己还不知情;当然其中还会有一些涉嫌违法违规,强行给用户塞垃圾短信的暗箱操作。而与数年前的垃圾短信相比,现在的垃圾短信最大的特点,恐怕就是多了一个“退订”的提示,也算是一点微弱的进步吧。

为什么会有这个“退订”提示呢?因为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管理规定,要求“短信息服务提供者、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,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消息。”但是要求那些靠发短信赚钱的企业、机构,一个个去询问用户的意见,然后决定发或者不发,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于是,他们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,短信照发,但是加一个“退订”的提示,看上去像是尊重了用户的选择权,既逃避了监管,又达成了目的。

但是这个“退订”究竟是什么玩意儿,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数。且不说有多少人会认真地看完垃圾短信,再回个“退订”,就算有人真这么做了,实践证明,成功率也是超低。因为商家打从心眼里就是想把这块“狗皮膏药”粘得牢牢的,根本没有尊重用户选择权的意愿和动力。而且,一旦用户回复了“TD”,反而就坐实了自己是个活跃真实的用户,更加成为垃圾短信的精准投放对象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但没有如愿退订,被短信骚扰的频次反而越来越高的原因。本应赋予用户的合法权益,竟然变成垃圾短信运营者的“钓鱼钩”,这样的监管,有什么力度?有什么意义?

短信都没人用了,垃圾短信依然没得治,说到底就是合法的商业短信推送和违法的垃圾短信推送,始终都没有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界定标准,运营商和商家从中可以捞取丰厚的利润,根本也就缺乏分门别类,严加管理的动力。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尚有漏洞,所以,监管了这么些年,垃圾短信不仅没有消失,反而还变本加厉,夹带着诈骗、非法网站的连接,赖在用户手机里不走。

没错,网络上的确是有很多拦截和屏蔽这些短信的锦囊妙计,但是无一不是要无辜的用户大费周章,去清理这些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的“牛皮癣”。但凡事要讲道理,垃圾短信不请自来,已经是违规侵权,监管不能一句“不知道”、“管不过来”就让用户自己努力吧。客观来说,垃圾短信过多,要到边到角地监管的确很难,需要用户摒弃纵容的心态,积极配合举报,但前提是,监管部门也要有积极处理,主动治理的样子,否则,每天动辄几十上百条垃圾短信,如果投诉太麻烦,或是投诉没效果,普通人维权意识再高,恐怕也耗不起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监管与其拿一些没威力的条款,逼着商家和平台搞出个“退订”装样子,不如主动出击,在短信软件上统一加载一键举报功能,并且举报就有回音,从严从重处罚,相信会有非常明显的治理效果。扫帚不到,灰尘不会自己跑掉,对待“狗皮膏药”,光站在一边谴责没有用,伸出手去用力扯,才是正道!

推荐内容